感冒:怎么好得快?能不能预防?

发布时间:2025-04-27

640(1)


近期身边有很多小伙伴又遭遇了常见烦恼-感冒,而且病程持续时间较长,病症也各不相同,那么这次就来听听冯雪老师讲如果当下已经感冒了,除了靠扛,有没有办法能临时抱佛脚,少受一点罪,好得快一点的好方法,下面开讲:


不少研究发现,想要减少感冒的时间、减轻感冒的症状,有两类事很重要:

一是感冒时期的生活方式,喝水、营养和睡眠;

二是根据病原体给予抗病毒的治疗。


感冒时期的生活方式

先来说简单易行的生活方式。

感冒了要多喝水,一定是爸爸妈妈从小到大的口头禅。但这个说法的科学根据非常充足,年轻人也要遵守。

不管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,都会有比较多的隐性失水,比如高烧带来的呼吸加快;还有一些显性失水,比如高烧出汗、咳痰、流鼻涕等等。要知道出汗湿透一套衬衣裤,大约会丢失约1000ml的体液。此时,喝水不仅能补充丢失的水分,还能增加尿液排出的速度,有助于身体排出代谢废物。


发烧时到底要喝多少水才够呢?

正常人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,将从皮肤丢失3-5 ml/kg水。照这样计算,一个正常体温37℃、体重75kg的男性,发烧到39℃,将丢失大约600ml水。我们已经明确算过,我们每天的基础补水,额外需要喝到1000-1500ml水,其他水量靠食物补充。加上感冒期间其他的丢失,这样算下来发烧期间的喝水量,差不多男性至少需要1900ml,相当于3.5瓶矿泉水(550ml装);60kg的女性大约需要1780ml,相当于3.2瓶矿泉水。


再说营养。

老人们常说,感冒了就要吃得清淡点,不能吃鱼虾,最好喝点粥就行。但事实上,不管发烧与否,对抗病毒都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,所以这时候如果能吃得下,可以多吃一点。吃什么好呢?


大量感冒期间的营养研究得出了两个结论:抗炎症食物,以及补充维生素。

首先研究发现,无论个体的基础状况如何,减少炎症的营养都可以降低对COVID-19感染及其相关症状的易感性。在众多可以促进健康的饮食中,地中海饮食被证明能够对COVID-19的感染,具有保护机制,有抗炎作用,对其他类型的感冒和流感也都有一定的好处。

这种饮食强调摄入足量的水果、蔬菜、全麦谷物,以及豆类、坚果、牛奶和橄榄油为主,比起家禽和猪牛羊肉,更强调摄入鱼类和海鲜。这是因为水果、蔬菜中含有大量抗炎和抗氧化特性的维生素,而且鱼类富含omega-3脂肪酸,可以降低促炎介质。


其次,维生素的补充。

身体为了制造更多的白细胞、抗体对抗病毒,体内消耗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快速增加。此外,有大量的研究证明维生素A、B、C、D以及微量元素对于抗病毒都有积极作用,长期充足的维生素可以起到预防作用,而短期补充一些维生素,也能缩短病程。

2021年《BMJ全球健康》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,在分析了全球80项相关研究后发现,维生素D、C和多种微量营养素的补充剂可以将急性呼吸道感染(ARIs)的风险降低3%-21%。而维生素D、C和锌可将症状的持续时间缩短6%–59%。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支持免疫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,比如支持身体屏障的构建、抗菌蛋白的产生以及免疫细胞的生长,等等。


为了达到抵御病毒的效果,这个时候我们吃的维生素量要比平常大得多。

生病的时候,全身都不舒服,食欲不佳,甚至伴有呕吐、腹泻和便秘,维生素的摄入肯定不够。所以,这个时期可以考虑吃一些复合维生素片,几乎一片就覆盖了你需要的这些种类,粗略算过,大约一天1-2粒复合维生素、一粒微量元素、一粒深海鱼油。


生活方式的最后一点,就是睡好觉。

这个时候,我们就不再提倡模块一当中睡眠只能控制在8小时以内的原则,而是建议你累了困了,就可以多睡一点。


针对病原体的药物治疗

多喝点水、多补充点维生素、睡好觉,听上去对于普通感冒还行,但遇上比较厉害的流感,怎么才能好得更快呢?那就需要根据病原体,进行药物治疗啦。


好了,今天的小课堂就到此为止,中招的小伙伴们可以照着行动起来啦!

夏燕供稿 侵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