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护园林:为城市绿意筑牢越冬根基

发布时间:2025-10-20

     秋季的园林绿化养护,是衔接绿植生长旺季与休眠期的“关键承转站”。此时气温渐降、光照减弱,科学养护既能修复夏季高温干旱带来的损伤,更能帮助植物积累养分、增强抗寒能力,直接关系到城市绿化景观的冬季稳定性与来年春季活力。做好秋季养护,需聚焦“土壤管理、植被养护、病虫害防治、应急防护”四大维度,精准施策。

    土壤是园林植物生长的基础,秋季需重点做好疏松与保水。经历夏季雨水冲刷与行人踩踏,土壤易板结,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浅翻表层土(深度10-15厘米),打破板结层,提升土壤透气性与渗水能力。同时,结合浇水进行“水肥协同”管理:秋雨充沛时及时清理绿地内的积水坑洼,防止根系缺氧腐烂;干旱少雨时则减少浇水频率,改为每月1-2次深层灌溉,确保水分渗透至根系分布区,为植物越冬储备水分。

    植被养护需根据植物类型差异化操作,核心是“控旺促壮”。对乔木而言,重点修剪病弱枝、交叉枝与过密枝,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,修剪伤口需涂抹愈合剂,避免病菌侵入;对花灌木如月季、丁香,需剪去残花与未木质化的嫩梢,防止冬季冻害;对地被植物如麦冬、鸢尾,可适当修剪老化叶片,同时撒施腐熟的有机肥,补充养分。施肥需遵循“控氮增磷钾”原则,停止使用氮肥,选择磷酸二氢钾,为植物根系生长与养分积累提供支撑。

    病虫害防治是秋季养护的“隐形重点”,需做到“早发现、早干预”。秋季是蚜虫、红蜘蛛、白粉病等病虫害的高发期,可定期巡查叶片背面与枝条缝隙,发现虫害时采用生物防治(如释放瓢虫防治蚜虫)或低毒农药喷雾;针对白粉病,可喷施多菌灵等杀菌剂,同时及时清除病叶、病枝,避免病害扩散。此外,对树干进行涂白处理(1.2米以下树干),既能反射阳光、减少昼夜温差导致的树皮开裂,又能杀灭树皮缝隙中的越冬虫卵,为树木越冬筑牢“防护墙”。

    秋季园林绿化养护,是对城市生态景观的“长效投资”。唯有遵循植物生长规律,细化养护措施,才能让园林绿植在秋冬季节保持良好状态,为来年春日的枝繁叶茂打下坚实基础,持续为城市增添绿意与生机。

供稿人:陈新军  2025年10月